不想學習工作也不想動腦子,怎樣應對“規律性擺爛”心理?
2022-06-20 17:02:05
近日,“規律性擺爛”一詞出現在網絡留言中。網友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生活的一種狀態: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這樣的一個階段,不想學習、不想工作、不想動腦子……怎么強迫自己都沒用,怎么進行心態調整也沒用,“等過了這幾天,又會逐漸好起來?!?/p>
來自南京的女孩小楊就有這樣的感受,看到大家在網上的留言后,她感嘆道:“原來我不是一個人?!彼衲?6歲,在一家幼兒雜志出版社做編輯工作。她向記者表示,每次生活中遇到煩心事兒,加上工作的壓力,就會有這樣的心態”,一陣兒一陣兒的。另外當她忙完手頭上的急事,還剩一點工作量,又離截稿日還遠的時候,也會產生這種心態。在她看來,這種心理狀態可能誰都有,并非只是年輕人,任何年齡段都會有。
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、副研究員趙偉告訴記者,“規律性擺爛”算是“擺爛”這個詞的延伸,只是前面加上了周期性的修飾語。他并不覺得這是一個貶義的梗兒,“很多人在使用時,像是一種自我調侃,本身這種自嘲就屬于心理紓解的一種方式,說明人在利用幽默感自我保護,這未必是一件壞事?!彼忉屨f,當我們面對的壓力或難題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,可能會產生一種無力感,進而感到無可奈何,以至于想要放棄,“這也算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,但是這種狀態會隨著時間、情況的變化而改變,所以才被稱作是‘規律性’,有時情況不如你所想象的那樣,而你又無力去改變,就會產生這種心理狀態?!钡X得大多數人在使用這個梗兒來表達心理狀態時,只是暫時性地需要緩解,“就是說,眼里還有光,心里還有熱,紓解后還會重新披掛上陣。這其實也無傷大雅,無可厚非,只要不是‘躺平’上癮,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想法?!?/p>
趙偉告訴記者,事情的結果確實不可強求,但前人也說過功不唐捐。假如我們能以馬拉松的精神咬牙堅持一下,也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。當想要有“規律性擺爛”的時候,不妨再咬咬牙,堅持一下,“當然雖然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但還得盡量輸出一點正能量,也請周圍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善意?!?/p>
來源:揚子晚報
乱伦色图